Home ▶ 編輯室筆記 ▶ 你也「報復性旅遊」了嗎?請向地球道歉

這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,民眾無法安心出國,國內旅遊反而異軍突起,成了解救久旱的一場甘霖。隨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6月7日起鬆綁民眾生活防疫措施之後,被悶了好幾個月的大家終於可以解禁出門玩!

這種國內旅遊暴風式成長的情形,媒體因此有一陣子大量使用「報復性出(旅)遊」一詞。你也國內旅遊「鬆一下」了嗎?

等等!冷靜思考一下:我們的歡樂假期是否因此傷害了地球呢?

# 觀光公害

撇除帶動經濟成長不說,旅遊的同時對於環境造成傷害與汙染,不只發生在國內旅遊。另一個相關的語詞「過度旅遊(Overtourism)」自2015年開始被頻繁地使用,意指因為過量的觀光客到訪,導致當地的自然與人文皆受衝擊(生態遭破壞、生活被打擾等),遊客的旅遊體驗也因而打折扣。

看來不論國內外、上山或下海,「旅遊」本身就可能對於目的地造成某種程度的影響,愈是熱門的景點所受的衝擊就愈大。

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畫面,莫過於從海龜鼻孔中挖出人類使用的吸管,以及海鳥屍體內佈滿塑膠製品吧!(其實還有更多)觀光旅行影響所及範圍,不僅是人類的居住領域,甚至已嚴重波及動植物的生存環境,破壞生態平衡。與其說是過度旅遊,更像是一種觀光行為產生的公害呢!

▲圖1
美麗的沙灘上,靜靜躺著人類隨手拋下的錯誤。

# 舉手之勞

凡走過必留下痕跡,可惜遊客留下更多的是垃圾。寶特瓶、啤酒罐、手搖飲杯、塑膠袋、吸管……你留下過哪一樣嗎?近年淨灘行動變得很夯,參與的民眾在過程中應該不難發現:在海灘上除了生活垃圾之外,還有不少來自異鄉的國際海廢,隨著洋流一路流浪,漂到台灣的海岸上。

不論淨灘淨的是自家或別人家的廢棄物,始作俑者都是人類。自己的垃圾自己清,自己的家園自己救,在地球村的時代,沒有人是局外人。

相關單位應在熱門觀光景點設置一般垃圾與資源回收物放置處。如果沒有垃圾桶,請將自己產生的垃圾隨手帶走;如果沒有回收分類桶,何不帶著它們再走一會兒?這只是舉手之勞,卻讓垃圾和資源物妥善分類,進入正確處理管道,開啟善的循環:垃圾減量、資源永續。

▲圖2
在一次實地勘查過程中發現,海灘上出現的廢棄寶特瓶、鋁罐,從包裝上可明顯得知來源絕大多數是汪洋大海之外的遙遠異國。

# 永續旅遊

與過度旅遊相對的是「永續旅遊(Sustainable Tourism)」,顧名思義在發展旅遊商機的同時,也要追求與環境、社會文化等面向的平衡,並確保這是持續可行的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(UNESCO)將2017年訂定為「國際永續旅行發展年」。

永續旅遊聽起來頗高冷,但其實你我可能已開始這樣旅行:出國旅遊時,行前領隊提醒旅客自備水壺,遊覽車上不再發放寶特瓶裝礦泉水;飯店提倡旅客自備並減少提供一次性拖鞋與沐浴備品,環保節約且避免浪費。還有參加當地生態導覽、傳統文化體驗、部落美食的行程等,是否並不陌生呢?

要做到永續旅遊,其實不需要旅客以苦行僧的方式旅行,只要做好規劃與管理,你我改變一點點旅遊的習慣或行程,就可以獲得美好的旅行經驗,並同時維護生態與文化的永續性,將對於地球的傷害降到最低。

 ▲圖3
觀光旅行、自然生態與在地社區的平衡,共生和諧的經驗。

References

莊淑芬,2020,〈國旅久旱逢甘霖!5大關鍵,讓「報復性出遊」不只是短暫激情〉。天下雜誌701期,https://www.cw.com.tw/article/5100935?template=fashion。

梁嘉桓,2019,〈永續旅遊將成國際援助焦點〉。國際開發援助現場,https://icdfblog.org/2019/10/31/development-focus-vol-130/。

蔡承璋,2020,〈「報復性出遊」害地球承擔報復-開始永續旅行吧!〉。倡議家,https://ubrand.udn.com/ubrand/story/12116/4736308。

劉嫈楓,2020,〈永續觀光-游智維:對環境最大的努力,最小的改變〉。倡議家,https://ubrand.udn.com/ubrand/story/11817/4746066。